圖錄號: 4831
估價RMB: 50,000-60,000
成交價RMB: --
沈尹默(1883~1971)?為江問漁作 竹石圖·行書贈張大千詩
水墨紙本·紙本?鏡片(扇頁雙挖)
款識:1.尹默戲筆。鈐?。荷蛞。ò祝?br>2. 右詩十余年前留滯重慶所為,錄之以應問漁先生雅教。一千九百五十七年五月九日,尹默。鈐?。荷蛞。ò祝?秋明(朱)
題跋:
山陰遺跡,與可再生。海曲劉一聞拜觀于嘉平堂南窗。鈐?。簞⒁宦動。ò祝?得澗生(朱)
說明:江問漁上款。劉一聞題跋。
SHEN YINMO BAMBOO AND ROCK·POEM IN RUNNING SCRIPT
Ink on paper, mounted
Note: Dedicated to Jiang Wenyu and inscribed by Liu Yiwen.
51×18cm×2
RMB: 50,000-60,000
作者簡介:
沈尹默(1883~1971),原名君默,號秋明,齋號匏瓜庵,浙江吳興(今湖州)人。著名學者、詩人、書法家、教育家。早年留學于日本京都帝國大學。1914年后歷任北京大學教授、北平大學校長、監(jiān)察院監(jiān)察委員、中央文史館副館長、上海文聯(lián)副主席等職。
上款簡介:
江問漁(1885~1961),名恒源,字問漁,又號蘊愚,以字行,江蘇灌云人,著名職業(yè)教育家。清末秀才,曾求學于兩江高級師范、北京大學。曾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、河南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等職。建國后任中國人民政協(xié)委員、國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。著有《倫理學概論》等。
跋者簡介:
劉一聞(1949~ ),原名劉滬聲,齋號別部齋,得澗樓,山東日照人,生于上海。著名篆刻家。幼承庭訓,得方介堪、商承祚等教誨,書法、篆刻皆有成就?,F(xiàn)為中國書協(xié)理事、西泠印社社員、上海博物館研究員。
西泠拍賣網(wǎng)上刊載的所有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、圖片、聲音、錄像、圖表、標志、標識、廣告、商標、商號、域名、軟件、程序、版面設計、專欄目錄與名稱、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,均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》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、商標權、專利權及/或其它財產(chǎn)所有權法律的保護,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/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。
未經(jīng)西泠拍賣網(wǎng)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,任何人不得變更、發(fā)行、播送、轉載、復制、重制、改動、散布、表演、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(wǎng)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(wǎng)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,否則以侵權論,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特別地,本網(wǎng)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, 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。除經(jīng)本網(wǎng)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、使用等目的外,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、修改、經(jīng)銷、轉儲、發(fā)表、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。否則,本網(wǎng)站將依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及相關法律追究經(jīng)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。
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(wǎng)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(yè)用途、非盈利、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(yè)、盈利、廣告性目的時,需征得西泠拍賣網(wǎng)及/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。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(guī)定,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(wǎng)及/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。